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 张文章)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福建法案福建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全力以赴,省市组织力量加强防疫用品及民生商品市场价格监管,场监重拳出击,管局格违坚决亮剑,曝光从快从严查处了一批不按规定明码标价、起防哄抬价格等价格违法行为。疫期1月28日,福建法案福建省市场监管局曝光了首批5起价格违法典型案件。省市
1月23日,场监泉州市晋江市市场监管局对晋江市东南医药药店连锁紫帽分店涉嫌哄抬价格的管局格违行为开展调查。经查,曝光当事人借口罩等防疫用品需求激增之机,起防将进价为0.85元/包的疫期一次性口罩(10个装),大幅提价到20元/包,福建法案而平常该款口罩售价为3元/包,涉嫌构成哄抬价格违法行为。晋江市市场监管局已对此立案调查,正按照执法程序进行全面调查处理。
1月24日,漳州市古雷港经济开发区市场监管局根据举报,对漳州市毅闽医药连锁有限公司古雷港经济区内湖街分店进行检查。经查,当事人借口罩等防疫用品需求激增之机,将进价为1.5元/包的“朝伊康”牌一次性使用口罩(10只装),大幅提价到20元/包对外销售,而该款口罩正常售价为3元/包,涉嫌构成哄抬价格违法行为。漳州市古雷港经济开发区市场监管局已对此立案调查,正按照执法程序进行全面调查处理。
1月26日,福州市闽侯县市场监管局根据举报,对闽侯县鸿尾中闽亿佳超市进行检查。经查,发现当事人1月26日销售“50秋田小丁”大米,标价为135元/包,实际结算价格为260元/包,涉嫌构成价外加价违法行为。福州市闽侯县市场监管局已对此立案调查,正按照执法程序进行全面调查处理。
1月26日,漳州市诏安县市场监管局根据举报,对梅岭镇下河村何志彬卫生室进行检查。经查,发现当事人借口罩等防疫用品需求激增之机,抬高价格出售一次性医疗口罩,从1.5元/个大幅提高至4元/个,且没有明码标价,涉嫌构成哄抬价格、不明码标价违法行为。漳州市诏安县市场监管局已对此立案调查,正按照执法程序进行全面调查处理。
1月27日,福州市福清市市场监管局对福建宜又佳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福清第一药店进行检查。经查,发现当事人销售的锦华牌9012-B折叠式颗粒物防护口罩,进价为每个4.5元,售价为每个20-30元,涉嫌构成哄抬价格和销售“三无”产品违法行为。福州市福清市市场监管局已对此立案调查,正按照执法程序进行全面调查处理。
福建省市场监管局提醒经营者要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严格依法经营,合理合法行使自主定价权,做到明码标价、诚信经营。严正警告顶风作案经营者,监管利刃出鞘,不要心存侥幸,违法必究,严惩不贷。
责任编辑:24新华网合肥6月1日电汤阳)夏日的风拂过广袤的皖北大地,在新汴河畔的麦田里卷起层层金黄的麦浪。三夏时节,安徽省宿州市700余万亩小麦陆续成熟,开始进入收获黄金期。 伴随着联合收割机和秸秆打捆机的轰鸣, ...
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10月13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公布今年第三季度投诉处理情况。据统计,今年1-9月,上海市消保委共受理消费者投诉41353件,其中教育培训投诉量最多,微信公众号营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史晔记者薛庆元)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期间,南京市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12315投诉举报热线和平台作用,加大值班值守力度,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切实抓好市场监管领域各类诉求处理工作,对市民的咨询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福建省市场监管部门迅速查办了一批质量违法、侵害消费者权益、虚假宣传、广告违法、制售假冒伪劣口罩等防护用品案件,有力地维护了防疫用品 ...
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筷子是国人吃饭的必备餐具,定期给筷子消毒尤为重要。为帮助消费者了解筷子发霉的条件及家庭可用的筷子消毒方法,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对筷子发霉和消毒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 ...
中国消费者报重庆讯(记者刘文新)9月29日,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公布两起“长江禁捕 打非断链”专项行动典型案例。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在一家超市水产区检查是否有长江野生渔获物。7月20日 ...